当前位置:首页>有色华章
宏观调控:治热也要“治冷”
bd官网手机登录入口 站 www.www.newcity4sale.com 时间:2004-01-01 00:00 来源:

论题一:
固定资产投资降幅过快,是意料之中的,还是意料之外的?

  夏斌:我国的总体宏观调控效果明显,但投资增速下降之快有些意外。今年一二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是53%、3月份是43.5%、4月份是34.7%,而5月份仅为18.3%。剔除价格因素为10%左右。在短短的3个月内,投资降速如此之快,是近十年来没有的。因此,有人担心调控已经到头,或者已过头。
  汤敏:中国的问题是一个结构问题,但是在调控时,调控的结果对于结构矛盾是解决还是恶化,是最重要的问题。在中国,治冷防热的任务更艰巨,也是一个更长期的问题。从近来的通胀率来看,把粮食、房地产等物价指数去掉以后,就会发现我们的经济还是收缩的。
  夏斌:是暂时的,而是长期的。我认为,在投资统计数据是完全真实的基础上,如果下半年不及时纠正基层银行和有关部门在落实行政调控措施中的一些片面行为,如果不在相关政策落实及政策宣传上做出适当的改善,下半年投资增速可能跌的更深。经济难以避免硬着陆,经济生活中的其他矛盾将进一步显现。

论题二:
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源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还是地方政府和银行的投、贷冲动?

  姚枝仲:有人认为投资热是由于中国到了工业化阶段,但是实际上中国的设备投资率很低,比相对成熟了的美国还低,因此无法推断投资是用到了设备投资上。另一种观点则将投资热归结为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是不充分的。在推动投资的过程中,城市化是重要的原因。
  这一轮的投资过热中,城市化推动了固定资产投资,从而带动了建材价格的上升,导致行业上涨,这使得原材料如煤、电、油、运等价格也在上涨。不过,我国的宏观调控在传导还没有到达消费品时就出台了,比较及时。
  城市建设的很多投资都是长时期才能见效的,并且属于准公共的问题,所以,城市建设就应该有特殊的融资手段和融资保障。国外有专门负责城市建设融资的专业项目公司,也有的发行地方政府融资债券,这种方式使贷款和投资回报率相关,对地方政府就有很大的约束力,但是,这些措施我们都没有。
  汤敏:城市化只是其中的一个过程。中国的投资率很高,核心问题是谁把资源配置过去的。是投资造成的储蓄问题,还是储蓄造成了投资问题,这一点需要明确。中国的储蓄高,和中国人的消费意识有关。储蓄大部分都转给了投资,而投资会转给谁,这就是金融机构的问题。
  为什么银行能批准贷款?银行的贷款要给固定资产建设,因为即使所贷的是不良贷款,那么,效果显现的时间也比较长,责任不会很快追究到银行身上。
  地方政府永远都有投资的冲动。为什么1997年到2000年我国的经济不过热,这是和金融或者银行体制改革有关的。2002年银行不再惜贷,是因为贷款的分母扩大之后,不良贷款率会缩小,银行就会很容易达到政府所要求的不良贷款率下降的指标。银行的目标和地方政府的目标一拍即合,投资能不过热吗?这一轮的投资大都是缘于银行,不改变银行的体制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论题三:
如何看待银行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调控能解决结构和体制问题吗?

  夏斌:商业银行不能片面理解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对不同的贷款项目应该区别对待。不能因为怕负责任就简单化处理,该支持的还是要支持的。银行应该增强对全球经济背景下的行业研究,以及经济周期下某商品的市场供求风险研究。但是,我们的银行现在的研究只是微观层次上的,比如,以前对考察企业贷款能力时,只是考察微观的,如企业是否有不良贷款记录,企业是否具备还款能力等。所以,现在应该要求银行提高对宏观方面的研究,从而增强抗风险的能力。#p#分页标题#e#

0.237170s
Baidu
map